最近,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在家上网课这件事感到非常焦虑和担忧,一方面是担心孩子不能够很好地跟上学习进度,一方面更是担心长时间面对手机和电脑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伤害。
近视防控要从小做起,尽早发现,及时干预,避免近视低龄化、高度近视化。想要真正实现近视防控,在改善用眼行为的基础上,也需要依赖于防控技术的进步。
配戴角膜塑形镜是目前控制近视度数加深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由于其具有可逆性及非手术性等特点,不仅能达到延缓近视度数增长,还能让孩子在白天也无需戴眼镜就能获得良好的视力,受到很多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由一种高透氧性的特殊材料制作而成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具备一定弹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湿润性、透气性和透光率,相较于普通的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更加安全,也不易损伤角膜。
它的内表面并不是圆滑的球形,而是由不同弯度的弧段圆滑的拼接起来。中间的弧段是压平角膜的直接作用区,角膜塑形镜确保了中央区域的物像清晰,且大部分光线落在视网膜前,有效防止成像滞后刺激拉长眼轴。
角膜塑形镜在近些年来经过不断的改进以及镜片材料的更新,安全性越来越高,其有效性得到了许多实际案例支撑。
很多家长对于近视防控中“控”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既然已经近视了,就配副眼镜戴戴即可。在此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在10岁的时候近视100度,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按照每年近视度数加深100度来计算,当这个孩子18岁时,他的近视将达到900度,属于高度近视,需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出现视网膜脱落,这就限制了孩子的日常活动甚至是将来的专业/就业选择;同时高度近视人群更易出现眼底的病变,还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眼底。
如果孩子从10岁开始佩戴角膜塑形镜,并配合其他一些防控手段,将每年的度数控制在25度,那么这个孩子18岁的时候,他的近视度数将在300度左右。
由此可见,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来说,“控”与“不控”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有的家长在了解到角膜塑形镜的时候最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角膜塑形镜是百分百安全的吗?
当然,不能说佩戴角膜塑形镜就无须承担任何风险。角膜塑形镜本身的材质是安全的,它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佩戴者和其佩戴方式。佩戴时要保证手卫生及镜片的清洁,以免出现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据相关数据显示,由佩戴角膜塑形镜引起的角膜感染的概率约为万分之四左右,相对较低,且感染后只要停戴、用药就能恢复。
P.S:孩子在佩戴角膜塑形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眼红、眼痒、眼痛和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戴并到医院就诊。
停止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塑形的效果消失,已经获得的清晰裸眼视力水平会逐渐恢复到佩戴前的状态,孩子的近视度数会在目前的基础上按照自己年龄段该有的增长速度变化,这是因为角膜塑形效果具有可逆性[1]。进展的程度跟孩子身体生长的速度、用眼习惯、近距离用眼负荷等因素密切相关,不会出现度数加深更快,更不会出现停戴后原本控制住的度数又重新增长的情况.
参考文献:
[1]Soni PS,Nguyen TT,Bonanno JA.Overnight orthokeratology:refractive and corneal recovery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reverse-geometry lenses.[J].Eye&contact lens,2004,4(4):254-262.
[2]王宁利,杨晓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科普100问,2019:129